指导单位: | 共青团中央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山东省人民政府 |
主办单位: | 共青团山东省委、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、中国发展出版社 |
承办单位: | 国研智库、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、山东广电传媒集团 |
来源:齐鲁晚报发布时间:2018-07-30
在8月7日举行的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论坛中中,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发表主旨演讲。刘胜军认为,对比美国相对成熟的金融体系,中国的金融系统存在一些不利于创新的地方,例如IPO通道不畅、以及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等。
刘胜军认为,对于大多数的创业企业而言,特别是早期拿不到银行风险贷款的企业,这个时候最适合的投资渠道,是风投(VC),后期可能会有私募(PE)。这些风险资本,是推动创新的管件因素。“但风险资本的繁荣和发展,其实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,就是自由的IPO政策。原因很简单,如果IPO不自由,很多PE、VC的资金就无法退出来。”
据了解,很多风投者在对初创企业进行投资时,都会设定好退出路径,一般来说,上市就是一个重要途径。刘胜军就表示,今年很多VC的资金陷入了困境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IPO的通道不通畅。
刘胜军表示,必须承认,美国目前就有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、自由的IPO体系,这造就了他们繁荣的风险投资。上述三个要素,是美国企业家精神的前提。“我认为,企业能否上市,应该是由市场说得算,而不是由发审委来决定。”
而说到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利于创新之处,刘胜军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。
首先,刘胜军认为资产泡沫一定会鼓励投机,破坏了企业家精神。其次,他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过于庞大,造成社会上间接融资比例太大,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。“因为对于创新者来说,银行贷款不是最合理的方式,而我国银行资产占到GDP的比重,是美国的3倍。”
而第三点,刘胜军认为就是大量资金流入虚拟经济。这其中有资产泡沫的问题,也有实体经济困难的原因。不仅如此,即使是流入到实体经济,很大一部分也被僵尸企业拿走。
说到解决方法,刘胜军提到四个任务,分别是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、让银行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、控制资产泡沫以及减少资源的错位。而要实现这四大任务,有需要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和为实体经济大幅度减税。
延伸阅读
刘胜军,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,经济学博士。曾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、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。2014年7月,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,并作了题为《经济改革与转型发展》的专题发言。代表作《下一个十年:一个青年经济学者的改革梦》等。先后荣获《商业周刊(中文版)》2012年度人物、《新京报》2013中国青年经济学人等荣誉。
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是新型社会智库,以引领公众金融观念、推动中国建设“好的金融”、促进金融领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使命。
在8月7日举行的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论坛中中,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发表主旨演讲。刘胜军认为,对比美国相对成熟的金融体系,中国的金融系统存在一些不利于创新的地方,例如IPO通道不畅、以及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等。[详细]
8月7日下午,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上,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飞参加了以"风险投资与未来中国独角兽企业"为主题的平行论坛,他是最年轻的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。 [详细]
赵英明,京东集团副总裁、战略与投资部战略协同负责人。 [详细]
黄亨利,好医友医疗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,汉鼎宇佑副总经理,汉鼎医疗CEO。 [详细]